全球热推荐:这份行政审批服务效能成绩单获济宁全市通报表扬

2023-04-06 19:04:56   来源:大众网


(相关资料图)

近日,济宁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印发通报,对牵头推动全市行政审批服务机构改革效能全省领先的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进行通报表扬。根据省委改革办发布的《2022年度行政审批服务机构改革效能评估报告》,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机构改革效能评估成效位居全省第3位。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双全双百、全省通办等26项评估指标中,19项指标评估表现优异,获得满分。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工作要求,大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聚力标准规范、事项集成、数据赋能,明确审批监管职责边界,简化优化审批服务流程,推进行政审批质效大幅提升,打造高效规范的政务服务环境,群众满意度始终保持99%以上,以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既有“质量”又有“分量”的行政审批服务效能成绩单。

狠抓改革创新,交出实干实绩的成绩单以企业和群众满意为目标的推行政务服务流程再造,驰而不息推动改革创新。优化主题集成,实现了涉及新生儿出生、公民婚育、军人退役、灵活就业及企业开办、运营等85项高频场景一件事一次办,年内共办理各类一件事达9万余件,取得良好社会效应。大力推进政务服务“跨域办”,按照行使层级、运行系统、联系方式及办理地址等9个维度梳理济宁市“跨省通办”216项事项清单,更新明确了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169个“跨域通办”专窗及1092个“跨域”事项联系人,确保15分钟内找到人、办成事。

强抓事项管理,展出规范标准的成绩单

按照“标准规范、四级统一”原则,建立健全“一张清单管到底”工作机制,推进同一政务服务事项“同城同地同标准”。持续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行政许可清单编制,涉及行政许可事项416项,优化“白话版”“图例版”“视频版”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提升“15分钟政务服务圈”服务能力,加强政银、政商、政邮合作,目前已建设政务服务合作站点138个,推广布设“济e办”自助服务终端300余台。推进园区“一站式”窗口建设,建立“一站式”窗口25个、企业服务中心23个,组建118人27支帮办代办队伍,可承办近106项帮办代办业务。

常抓数据赋能,点出一键直达的成绩单

不断深化“智能审批”,推进“一网通办”,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迭代升级“爱山东·济e办”政务服务平台,突出整体统筹建设,不断夯实市县乡村四级网上站点,推动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市1.6万余网办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开发上线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建筑垃圾处置、港航水路运政等277项全程电子化审批服务,建筑业企业资质简单变更等121项简易许可实现“秒批秒办”。以“无证明城市”建设为契机,上线“电子证照通”功能,为企业群众提供128类电子证照证明在线开具、自主下载服务,电子证照信息“一次生成、多方复用、一库管理、互认共享”,市县两级2208项用证事项实体证照实现“免提交”。全市推广“整点报时”服务模式,目前已有3100余名群众、1500余企业接到暖心提醒,并在远程指导服务下顺利完成事项办理。

严抓服务提升,亮出高效便捷的成绩单

把群众评价作为第一评价、把群众感受作为第一感受,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帮办代办服务水平,让群众享受到更高效、便捷、暖心的政务服务。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升级“一次性告知”服务,完成1279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的更新确认,完善服务指南并制作“一次性告知单”316项,实行“一事一告知”。济宁市一次性告知率达99.2%,居全省首位。市县两级为民服务中心持续提升“一窗受理”,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并联审批、内部流转办理、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一窗受理”改革落实比例达97.3%。推出政务服务“码上评”机制,所有窗口首席事务代表申领“好差评”二维码,采取一人一码,扫码评价,评价结果作为衡量窗口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让监督更便捷,让服务更高效。

下一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持续锚定“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目标,强化数据赋能、信息应用,力争在智能化、集成化、温情化办事服务实现新的突破,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实现好办、易办、快办。(通讯员:仲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