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午间时分,中国商飞C919安全降落在首都北京的郊外。客舱里的乘客手持五星红旗,不由自主地唱起了《歌唱祖国》。有人说,除了“A”(空客)和“B”(波音),从此浩瀚蓝天有了“C”(中国商飞)的身影。
(相关资料图)
“中国努力进一步实现自给自足的里程碑”“打破了当前由美欧主导的国际航空业的控制”“有望打破空客和波音在单通道喷气式飞机领域的主导地位”……作为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国产大飞机成功执飞的首次商业航班受到路透社、彭博社、法新社等多家外媒的共同瞩目。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外媒更是不约而同提及此举背后“剑指”欧美飞机制造巨头的“里程碑”式意涵,直言中国朝着结束对外国技术依赖、努力进一步实现自给自足更进了一步。《华尔街日报》28日评价称,这意味着美国飞机制造商波音和欧洲飞机制造巨头空中客车在中国市场的“双头垄断地位遭到了挑战”,“尽管这一挑战规模不大,但颇具象征意义”。
5月28日,民众在北京观看MU9191航班降落。图片来源:东方IC
5月28日,C919大型客机顺利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穿过“水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国内媒体消息称,有超1万名公众报名参加C919商业首航。报道说,一名田先生在镜头中坦言,“我昨晚没能睡好,我太兴奋了”。还有一名乘客下机时对着镜头说:“我对这架飞机很有信心,飞行比预期的要顺利。”
对于C919商业首飞的成功,包括路透社、彭博社、法新社在内的多家外媒不约而同地将其评价为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竞争、结束对外国技术依赖、努力进一步实现自给自足的“里程碑事件”。在《华尔街日报》看来,这意味着美国飞机制造商波音和欧洲飞机制造巨头空中客车在“几十年来在其最重要市场之一的双头垄断地位遭到了挑战”,“尽量规模不大,但颇具象征意义”。
《华尔街日报》:中国C919商业处女航,对波音首次出击
彭博社:中国飞机商业首航,与空客和波音竞争
从立项到正式商业化走进广大消费者,国产大飞机项目已经历时16年。尽管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依赖国外供应商,但是C919仍可被视作一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因为它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商中国商飞不仅前期制定了整体的设计方案,且对零部件的技术要求有决定权。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也指出,飞机的许多主要元素,如机头、机身、外翼、垂直稳定器和水平稳定器都是由中国商飞设计的。英国广播公司(BBC)提到,C919被中国国内评价为“最具创新性的成就之一”。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中国对波音和空客的回应,C919商业首航
CNN提到,历经多年的研发,C919的推出被视为支持中国制造战略的关键时刻,该战略旨在促进本地制造业,包括减少航空业对外国飞机的依赖。
美联社分析称,C919商业首航之际,中国商飞正希望打入单通道喷气式飞机市场,直接挑战空客和波音。BBC也称,中国商飞有望打破空客和波音在单通道喷气式飞机领域的主导地位。
CNN指出,C919可容纳192名乘客,航程最高可达5555公里,这使得它将成为空客A320和波音737的直接竞争对手。“中国制造的商用飞机打破了当前由美国和欧洲主导的国际航空业的控制。”马来西亚《今日商业》28日如此评价道。
BBC进一步介绍,中国商飞此前表示,C919规划未来五年,年产能计划到达150架,目前已经拿到1200多架的订单。数据显示,其中大部分订单来自中国的航空公司和租赁公司,总部设在美国的通用电气资本航空服务公司订购了20架C919。有些西方媒体不看好C919在发达国家的市场,但英国路透社援引民航专家李瀚明的看法报道称,“对于C919来说,国内市场已经足够大了”。
BBC:中国C919客机完成处女飞
路透社:中国国产C919完成商业首飞
《华尔街日报》认为,C919制造商中国商飞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快速提高产量,以便在中国未来20年可能需要的逾六千架新单通道喷气机中占据有意义的份额。根据波音公司的最新长期预测,到2041年,中国航空客运量预计将增加一倍以上,届时国内对于商用飞机的需求预计将占全球所有新购买商用飞机的五分之一。波音表示,单通道机型将可能占到中国总需求量的四分之三。
关键词: